Vincent van Gogh,Sunrise特朗普曾经说,美国可以切断与中国的一切关系。这是他的大话之一,他倒是想切,可是其他无数在中国有利益的美国人,无论是企业家,还是消费者,切不了。即使他们中有一些人仇恨中国,也得依赖中国的产品。最能战胜情绪的,就是利益。 所以,只要中国制造业持续进步,不卑不亢地改革开放,来做生意的正经人都欢迎。谁能切得断与中国的关系?特朗普商人出身,他知道这点,这也让他焦虑,不停地放狠话,不择手段地搞华为这样的中国高科技公司。为什么要整华为,2020年2月6日,美国司法部长威廉·巴尔(William Barr)有个演讲,很长,大家很方便在网上找到全文看。他很坦率,对技术进步也有深刻的认识:“5G技术处于正在成型的技术和工业世界的中心。从本质上讲,通信网络不再仅仅用于通信。它们正在演变成下一代互联网的中枢神经系统,工业互联网,以及依赖于基础设施的下一代工业系统。“到2025年,由5G驱动的工业互联网可能产生23万亿(美元)的新经济机会。如果中国在5G领域确立唯一的主导地位,它将能够主导一系列令人惊叹的新兴技术带来的机遇,这些技术将依赖于5G平台,并与5G平台交织在一起。“中国已经在5G领域占据了领先地位,占据了全球基础设施市场的40%。历史上第一次,美国没有引领下一个技术时代。”美国政客不愿意接受这种“第一次”。美国取得的技术进步,当然是科技与市场伟大成就,中国企业的技术进步,没有赢美国,也是科技与市场的成就,只要赢了,像华为这样的,那就是对美国的威胁,得弄死。因为“自19世纪以来,美国一直是世界创新和技术的领导者。正是美国的技术实力使我们繁荣和安全。我们的生活水平,我们为我们的年轻人和后代扩大的经济机会,以及我们的国家安全都依赖于我们持续的技术领导。”这种想法很狭隘,就是所谓的民粹。同样的逻辑,为什么中国的繁荣与安全,中国人生活水平,中国的年轻人和后代的机会,就不重要?5G领先了也得让给美国人?技术进步是造福全人类的,无论这进步出现在哪里。造纸术是中国人发明的,最后降低了全人类获取知识的成本。同样,亨利·福特发明的流水线生产,也提升了全球的生产效率。人有大脑,会学习,一个人的技术突破就是全人类的技术突破,人类的繁荣与安全,后代们的机会,是这样来的。美国政府偏要伸出毛茸茸的大手管一管,只有美国的技术领先是可以的,其他人赶紧为我们的造福行为交钱,中国的技术领先?那是邪恶的,必须管死。美国政府的这种做法,已经在破坏市场的分工合作,障碍人类的技术进步。遗憾的是,现在谁都拿它没办法,它每次整华为,中国都还有一班人叫好,华为不倒,这些人比美国政客还着急。你说去哪里喊冤?美国政府不仅会这样整华为,也会用同样的手段整那些他们认为领先美国的中国企业。摊上这样一个邪恶的老大,中国的先进企业,估计在很长时间内都要吃它的苦头。能怎么办呢?肯定不能投降当仆人,永远只做鞋子做口罩;也不能闭关锁国搞民粹,逢美就反,那正是美国政客希望看到的。只能加油干,拼命成长,块头大了,恶霸打不赢你,自然就不敢欺负你。推荐:当一个有脾气有态度的老实人 上文:除了胜利,我们别无选择
Vincent van Gogh,Willows at Sunset每家都有一根主心骨,在疫情期间,他的责任是什么? 那得看疫情期间最大的挑战是什么。在我看来,最大的挑战,不是工作与学习,它们都以某种方式全部或局部恢复了。最大的挑战是信息的甄别。信息传播的一个特点就是人们更爱听谣言,它刺激、戏剧性强、迎合恐慌与愤怒情绪,传播者又能产生“先见之明”或者“有良心”的幻觉,谣言是无法消除的,除非人性没有弱点。一家之主最大的责任是尽可能识别谣言,不让它们伤害家人的精神与情绪,让他们在混乱时生出安定。绝大多数谣言的识别,都很容易,比如近几天,很多家庭群中,都有人相信粮食将有危机,必须开始囤粮,下面这种场景出现在不少家庭中:有些地方确实已经出现抢购粮油的情况。你是一家之主,面对“囤粮”信息,可以做两个工作:一是确定有没有粮食危机,够吃就不会有危机。中国现在有多少粮食?这从政府工作报告,国家统计局,很容易查到。中国多年的粮食产量超过6.5亿吨,去年全年粮食总产量66384万吨,为历史最高水平,也居世界第一。国家储备粮也保持在6.5亿吨。往宽松算,一年消耗5亿吨粮食。去年粮食产量加上存粮,就够吃两年多了。再说了,受疫情影响最小的就是农业,土地今年还将产出粮食。粮食危机并不存在,完全没有囤粮必要。求证虽然这么容易,但95%的人是不做的。多数信息确实也不重要,无须求证,大脑的资源有限,事事不信,寸步难行。可是一则信息引发了家人恐慌,一家之主就必须去求证。经济学家费雪的儿子小费雪是个投资家,他的一条厄运原则值得学习:如果厄运在30个月内不会发生,你就不必担心。这条规则与媒体圈、政界及良心界的策略相反,这些人总要吓你:你现在过得好,但是厄运总会降临。奇怪的是,愿意听小费雪的人少。很有可能,你用数据告诉父母不必囤粮,他们并不服输,仍然要囤,这时候,你要做的是第二个工作:不要为了正确而正确,不要由于爱上正确进行不必要的辩论。不听真相,可能是个面子问题,表面上不听,但实际上已经听了。你会发现,明天他们就不再提囤粮了。你的目的已经达到,他们表面上认不认,并不重要。他们坚持要囤粮,爱正确的人可能会生气,我都告诉你没事了,你还这么做。别生气,他们囤粮,买几百斤米面放在家里,花不了多少钱,能换来他们心安,也花得不冤,由他们吧。危机发生时,如果我们能影响家人的情绪,是一家之主,就有安定家人情绪的责任。经过我,恐惧变小变没了,信心变有变大了。推而广之,企业的主人,国家的领袖,何尝不是如此呢?推荐:换换我们的底色 上文:投资者更爱国
Vincent van Gogh,Wheat rising sun面对疫情,各国政府经济上的应对是预料之中的,大幅增加货币供给,也就是大放水。 任何一次经济危机,这都是政府必然的应对。在这点上,各国政府高度一致,比防疫更齐心。如果有政府声称自己不放水,那是因为危机不够大。只要危机够大,则一定会放水。经济危机的产生,有各种原因,有些由意外引发,比如这次疫情。有些就是市场竞争的必然,不停淘汰那些低效的、错配资源的、甚至是不走运的失败者,微观层面上,繁荣期也天天有企业倒闭,只不过不会引起公众的恐慌。只要公众恐慌了,他们就认定政府应该放水。那还能怎么办,顺应民意呗。无论你是哪个经济派别,不管你同不同意,事情就这么发生了。如果企业的财务不健康,产品与服务没有竞争力,放水只不过延缓它的死亡,它还是会死的。所以,我们要倒回来想,要生存下去,自己的产品与服务就要有竞争力,财务要健康,越是经济危机,生存的关键因素就越在自己身上。任何人都是企业家,因为你的家本质上就像企业一样运行,再大的危机,只要你保有工作与现金流,都不是事,甚至有利于你,这时候你才有能力去增持那些优质资产,你的一些竞争者被淘汰了。前几天,有位武汉的读者对我说了件事,她的老板打电话让她去公司紧急处理一件事,她说,我不去,一是没有公共交通,自己的电瓶车又正在充电,走路要花一个小时,可是天气又太冷;再说了,那个原本也不是自己份内的工作。她还挺开心,意思是自己学会了拒绝。只是老板的反应不是很开心,在电话里放下一句话:你看着办吧。但愿她还能保住自己的工作,因为这个老板看起来心还比较软,多数老板的反应应该是:你以后都不要来了。如果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你身上,你要知道,这是你的机会,条件越是不够,越要想办法完成。疫情期间,常规的经营秩序被扰乱,你可能会临时指派去处理其他事务,此时你展现出来的责任与能力,不仅能让你保住工作,将来一定会有报酬的,目光长远一点。在疫情期间,尤其需要目光长远,至少要远过疫情,这样就不会被短期的波动折磨,危机,对别人来说是危险,对你来说是机会。有句玩笑话说,投资者更爱国。这其实经得起分析,投资就是断定未来回报丰厚,不在乎短期起伏,你不爱一个地方,看衰它,怎么可能真金白银搞投资?你最多心惊胆战短线投机,一有风吹草动就走人。经济危机时,最好的投资是什么?优质的不动产,因为它供给最有限,最好的船最受益于放水。如果你符合这些条件,可以加紧行动:一、你保得住自己的工作(企业);二、你的标杆率不高,财务处于安全状态;三、你相信中国的竞争力,认为它未来更好。美国的上升期成就了巴菲特,他坚信做空美国是发不了财的。中国的投资者面临最根本的判断:中国是不是处于上升期?答案为否,认为中国什么都烂,越来越烂,那不可能投资,你自然会投资你喜欢的国家;答案为是,认为中国现在即使有不少烂事,却会越来越好,你才可能投得下去。当然,我认为中国处于上升期。愿意用这生押注。